“二百五”的说法起于何时,人们为什么常用它来称呼容易犯傻的人?
从前有一个秀才,寒窗苦读多年都没能金榜题名,于是便草草成家。结婚不久,老婆就给他生了两个儿子。秀才觉得自己追求功名大半辈子,却一无所获,便给俩孩子起名为成事和败事。平日里,秀才在家教孩子读读书,日子倒也充实。一天,秀才跟妻子说:“我要出去逛逛,你督促老大写三百字,老二写二百字,回来我检查。”过了半天,秀才回来了。妻子对他说:“成事不足,败事有余,两个都二百五。”
生活中,我们经常称那些办事欠考虑,说话不正经,傻头傻脑好出洋相的人为“二百五”,这个称呼是怎么得来的呢?
古代货币中,十两银子算一锭,五百两银子作为一封,二百五十两银子就是半封。“半封”和“半疯”谐音,有傻里傻气、疯癫的意思,故而,人们就用“二百五”来指代“半疯半傻”的人,这是关于“二百五”由来的一个说法。
另一个说法与大名鼎鼎的苏秦有关。春秋战国时期,身为六国宰相的苏秦树敌甚众,想除掉他的人不在少数,但都苦于没机会。后来,苏秦竟然不明不白地在齐国被暗杀了。齐王感到很心痛,决定为苏秦报仇。为了引凶手自投罗网,他想出了一个主意。他命人将苏秦首级割下,悬挂在城门示众三天,并在城门上张贴榜文说:苏秦是个吃里扒外的内奸,齐国一直苦于无计除掉他,今日他死于非命,真是大快人心。所以要重赏刺杀之人,给他加官进爵,赐以黄金千两。
果真有人揭榜,而且一来就是四个。齐王命人把他们带过来,问道:“你们一起来了四个人,究竟谁是功臣,这千两黄金该赏谁啊?”四个人听了,异口同声地回答:“是我们四人一起干的,请大王分我们每人二百五十两。”齐王听了,顿时火冒三丈,命人将这四个“二百五”拖出去斩了。
版权声明:
作者:admin
链接:https://www.xzmt.net/lzs/?p=644
来源:小晓冷知识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共有 0 条评论